只有理工科才能救中国? 读<<他改变了中国 - 江泽民传>> 有感
历时1年, <<他改变了中国 - 江泽民传>> , 终于读完了.
自从我开展读书计划以来, 这是我读的耗时最长的一本书, 也是唯一一本. 是的, 开展读书计划迄今我就读了这一本…
按照选择书籍类型 - 选择书籍主题 - 确定书籍的逻辑, 选择这本书大体遵循以下思路:
选择读一本传记, 大体是这么几个考虑:
- 选择传记而不是小说, 这样能尽可能避免”读闲书”.
- 选择传记而不是教材, 是因为我觉得都教材那不是读书, 而是学习.
- 选择传记而不是专业型著作, 是因为我对自己一看正经书就犯困的天赋实在太有信心.
- 选择传记, 是希望能了解别人的人生和经历, 毕竟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段人生, 但却可以融合不同的思想, 读别人的传记, 了解别人的经历, 学习别人的思想, 棒棒哒
书籍类型选定了, 下面就是选择读谁的传记了. 我选择读江泽民传记的原因, 大概是:
人物够重量.
人物传记多如牛毛, 甚至有人为了出名请别人给自写传, 这样的传记, 基本就是八卦自爆大集合, 没什么意思. 江泽民作为中国在改革开放承前启后时代的领导核心, 在新中国历史, 乃至整个中国史, 世界史的地位, 不言而喻.
人物经历够丰富.
江泽民出生在旧中国, 经历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和建设, 文革, 改革开放, 新时代. 他的人生经历跨越了几个时代, 简直就是一部近现代中国史. 这样的传记, 读起来肯定过瘾.
人物的经历是我最想了解的.
和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不同, 江泽民作为国家领导核心的时期恰好和我的青少年时期重合. “国家领导人” 对于平民老百姓而言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 自己所处时代的国家领导人的传记, 无疑非常能引起我阅读兴趣.
既然决定读江泽民传记, 那么选择哪一本呢? 我选择<<他改变了中国 - 江泽民传>>, 大体有这个几个原因:
作者的写作背景
说实话, 我对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传记一直抱有一个顾虑, 就是担心由于某些原因, “正统的”传记中往往会从而造成”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情况, 另外, 就是这些传记往往会把宣传主流政治思想作为编写时的核心内容, 造成读起来就像读政治课本. 而这部书的作者Robert Lawrence Kuhn本来就是美国人, 他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了华莱士(对,你们都懂的那个华莱士)对江泽民做的非常著名的那个专访中,充斥着大量的偏激的问题, 试图想激怒这位中国国家领导人, 例如,:
江主席说“我在共和与民主两党的领导人中都有许多朋友”时,华莱士针锋相对地反问道:“所以双方的竞选你都给钱?”
江变得严肃起来:“你是在开玩笑吗?我们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我读过两党的竞选纲领,不管谁当总统都会(对中国)友好,因为这符合整个世界的战略利益。”当华莱士攻击说“这像一个真正的政客说的话,没有任何诚意”时,江避而不答,说“我认为‘政客’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后来他用英语说,有人告诉他“不要去理会大选中候选人对中国的那些不友好的言词,因为一旦当选,他们就会变得友好起来”。他补充说:“我希望这是真的。”
Kuhn认为,这样的采访并不能让自己的同胞正确了解这位来自东方的领导人, 他希望创作一部客观, 全面的传记让美国人认识江泽民,以及他的国家.
写给美国人的中国领导人传记, 我想读起来应该会比写给中国人的可读性更高, 你懂的.
资料的翔实
按照百度百科关于这本书的介绍:
他 (Kuhn, 作者) 坦言最终“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收集了3000万字的文献资料”。为了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客观、公正、全面,作者只能挑选江泽民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实地进接触,如北京、上海、长春、南京、扬州等。同时,寻找江泽民的亲朋好友、同窗同事,如江泽民的挚友汪道涵,江泽民的妹妹江泽慧,江的老部下和朋友宋健、曾培炎、赵启正、盛华仁、李肇星、滕文生、熊光楷等人,幸好得到他们的配合,才获得第一手材料
看看资料来源, 就知道作者花了怎样的心血, 而且资料的来源, 确实也足够重量级.
内容的客观性
一本书客观不代表准确, 但抱着客观态度的传记至少比充斥着主观内容读起来有意思, 也能收获更多.
美国人看中国的视角
了解一个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 其实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 别忘了, 作者试图通过这本书能更加”正确地”了解中国.
真的开始读书,才发现读书对我而言并不简单. 白天工作, 晚上弄孩子, 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很短. 而拒绝手机简单的快乐,则是看书的第二大天敌. 于是, 我苦思冥想, 决定回归初心, 回到最初的看书方式, 洗手间… 只有在这个独立而静谧的空间, 我的注意力才能聚焦于纸张之间, 思绪随着作者的逻辑层层铺开, 仿佛进入了作者描绘的那个时代, 那段人生…
事后总结, 一本书稀稀拉拉读了一年多, 还是值得的. 这本书内容确实够翔实. 虽然能想象这本书在国内出版肯定在内容上会有一些调整, 但江泽民主要的经历和重要事件均得以保留, 比如”天安门事件”, 比如接受香港记者的采访, 比如在访美期间遇到的不愉快经历, 比如接受华莱士的采访, 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总体来说, Kuhn笔下的江泽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坦率.
接受香港记者的那次采访. 相信看过视频的朋友都会对江泽民的直接, 坦率, 真性情有直接的认识, 也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固有印象. 面对挑衅性的问题, 江泽民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压迫力, 却又张弛有度, 有理有节的态度, 反而比强作镇定只会说套话更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态度且敢于表达, 这应该是大国领导人的应有气度.
善于发现问题, 更关注问题如何解决
有一次, 新闻联播错误的播出了关于江泽民的镜头, 当晚就被江泽民敏锐地指出 (从这里也能侧面看出新闻联播的特殊地位). 而且比起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检讨, 他更关注问题出现的原因, 如何解决, 并且未来如何避免. 江泽民原话如此:
“我是一个工程师。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工程师必须分析错误的起因。看看它是偶然出现的问题呢,还是由于疏忽或是生产线上的系统性错误而造成的问题。这三种情况要区别对待。如果是生产线上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别太自责,也别对你的手下大发雷霆,但必须确保晚上10点重播时的镜头是准确无误的。”
说实话, 看到这里我真是发自内心觉得亲切, 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出发, 理工男直接而充满逻辑美感的思维方式真是太有魅力了.
有担当
还是这次新闻联播错误事件, 江泽民发现问题后, 第一时间的选择,是检讨自己:
“其实这是我的疏忽,”江泽民亲切地回答道,“我不应在同一间会议室里两次会见外宾。就像外国人所说的,我们在他们眼中都是长得差不多的,他们在我们眼中也是一样啊。” 赵化勇几乎能感受到江泽民在微笑,但是他知道这样的错误不容轻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总书记,我们会立即调查。” “虽然可以说这是我的疏忽,”江泽民继续说道,“但你应当分析问题的起因,它看起来是件小事情,而且我估计奥委会评估团也不一定会注意到这个差错,但这么一个错误却反映了我们的专业精神和细心程度不够,不应再出现了。”
遇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 不推诿不找人背锅, 看起来不难, 其实对于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而言,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
Kuhn花了很多功夫描写了江泽民在各种外事活动中的表现, 无论是激情洋溢的演讲, 还是随着迎宾音乐翩翩起舞, 抑或是随着伴奏引吭高歌, 无不突出了这位领导人自信的态度. 我觉得, 也许他想通过这些来展示一个国家的自信和开放, 从当时人们的反应来看, 他做到了.
作为一本传记,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能了解江泽民自己, 更能了解到当时很多的政治背景, 包括党组织高层的内部运作. 这些恐怕是一般国内书籍不太能涉及的领域. Kuhn向美国人展示了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运作方式, 比如, 下一任领导人的候选人是如何产生的? 选举是怎样进行的? 领导人要担任的党总书记, 国家主席, 和军委主席的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如此设置, Kuhn都给出了解释, 而且作者虽未明言, 但是能看出来他是得到了官方解释的.
是的. 我想说这本书是当时时代的创举和社会进步的证明. 显然, 这是一本经过官方许可才能完成的著作. 作者不但被允许采访很多当时的官方人士, 而且能完整展现”天安门”, “XX功”等现在似乎不太能在公开场合随意谈论的话题, 不得不是这是时代的创举. 当然, 这本<<他改变了中国 - 江泽民传>> 目前还是可以买到的, 但你会发现相关的书评都无法看到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 这本书确实值得每个希望了解那个时代的读者认真阅读.